「建约日报 04.10」蔚来将取消免费家充桩,调整每月免费换电次数,NOP+订阅价380元/月;特斯拉40GWh储能工厂落户临港

「建约日报 04.10」蔚来将取消免费家充桩,调整每月免费换电次数,NOP+订阅价380元/月;特斯拉40GWh储能工厂落户临港

04月10日
建约EV预测 正式上线
点击了解详情


1.乘联会:3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4.3万辆 渗透率34.2%

2.奇瑞新能源战略全面发布

3.哈弗枭龙Max试驾体验


自动驾驶

1.蔚来增强型领航辅助NOP+将开启订阅 价格为380元/月

2.智能底盘解决方案供应商比博获2亿元A轮融资

3.宏景智驾将与芯驰科技共研L2级量产ADAS方案

4.VCSEL芯片和光学解决方案商瑞识科技获近亿元B1轮融资

5.比亚迪称“大疆车载获比亚迪项目定点”消息不实


电动化

1.特斯拉储能工厂落户上海临港 年产能规划40GWh

2.蔚来将取消免费家充桩 调整每月免费换电次数

3.特斯拉全球超充桩累计安装45000个

4.当升科技2022年度净利润约23亿元 同比增加107%


数字化

1.飞凡汽车推送RISING OS 1.2.0版OTA升级


企业·财经

1.鸿海集团将在高雄投资软件、电动车、电池



车型·车市


1.乘联会:3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4.3万辆 渗透率34.2%


4月10日,乘联会公布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


批发销量方面,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1.7万辆,同比增长35.2%,环比增长24.5%;1-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50.1万辆,同比增长25.8%。


3月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回升到11家(环比增1家,同比少2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0.7%(上月83.1%,去年同期80.2%)。其中:比亚迪206,089辆、特斯拉中国88,869辆、广汽埃安40,016辆、长安汽车33,484辆、上汽乘用车31,154辆、吉利汽车28,093辆、理想汽车20,823辆、上汽通用五菱15,880辆、长城汽车13,155辆、蔚来汽车10,378辆、哪吒汽车10,087辆。


值得注意的是,在包括燃油车的全部乘用车车型当中,3月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12个,其中前4名均为新能源车型:Model Y为61,667辆、比亚迪秦为40,850辆、比亚迪宋为40,510辆、比亚迪元40,400辆。此外,比亚迪海豚30,077辆、Model 3为27,202辆、埃安S为26,392辆,分别排在7、8、9位。


零售销量方面,3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54.3万辆,同比增长21.9%,环比增长23.6%;1-3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131.3万辆,同比增长22.4%。


3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4.2%,较去年同期28.1%的渗透率提升6个百分点。3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4.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6%;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3%。


出口方面,3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0万辆,其中纯电动占比94.3%,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新能源55%。出口厂商方面,排在前10的车企分别为:上汽乘用车23,654辆、比亚迪13,312辆、特斯拉中国12,206辆、东风易捷特5,664辆、长城汽车4,693辆、哪吒汽车3,727辆、智马达汽车2,658辆、吉利汽车1,170辆、奇瑞汽车564辆、创维汽车517辆。



2.奇瑞新能源战略全面发布


4月7日,奇瑞汽车在北京水立方发布了新能源领域的新战略、新品牌、新产品、新技术。



新战略:奇瑞乘用车将下辖四大品牌,分别是奇瑞品牌(面向亿万家庭)、星途品牌(面向高端市场)、捷途品牌(面向旅行车细分市场)以及iCAR(面向年轻用户)。



而根据2022年9月发布的瑶光2025战略,将有四大技术领域支撑上述四大品牌,分别是火星架构(包括物理架构、电子电气架构、奇瑞OS操作系统、芯片)、鲲鹏动力(包括混动发动机、混动变速箱、电池、电驱、氢能)、雄狮智能(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银河生态(包括智云平台、智慧数据、智能升级、生态伙伴)


到2025年,奇瑞计划建设超过300个瑶光实验室、投入研发人员超2万人,以及投入超1000亿元赋能上述技术领域,预计实现1000项以上的技术创新。


火星架构目前推出两大平台架构,分别是超级混动平台和E0X高性能电动平台。


超级混动平台将覆盖A-B级轿车以及SUV和MPV车型,涵盖5-7座,同时动力组合包括3种发动机(1.5T DHE、2.0T DHE、1.5LDHE)和两款变速箱(1DHT150、3DHT165),该平台车型可以实现0-100km/h加速时间4.26s的四驱最快加速,纯电165km、综合1400km的续航表现,以及4.2L/100km的馈电油耗。


E0X高性能电动平台将覆盖A+-C级的轿车、SUV和MPV车型,涵盖5-7座,支持纯电和增程两种能源组合,该平台车型可以实现纯电700+km续航、12kWh/100km的能耗表现以及5mins蓄电150km的充电速率,同时该平台还支持高阶智能驾驶(AI算力1000+TOPS、最高接入48个传感器)以及雄狮智能座舱6.0(搭载高通8155/8295芯片)


新品牌:奇瑞汽车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品牌iCAR并公布了其品牌logo。



iCAR品牌CEO鲍思语介绍该品牌将主要定位年轻用户,切入15-30万元乘用车市场,依托智能科技为生活在2/3线城市的25-35岁的年轻人提供SUV和轿车产品。


iCAR品牌将于4月16日在上海举办品牌之夜活动,届时首款车型S56将进行首发。


新产品:奇瑞星途品牌发布了其新能源系列——星纪元STERRA。



该细分品类将定位20-50万的新能源市场,产品覆盖B-C级的轿车、SUV以及MPV,同时涵盖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后续将同步进入欧盟国家销售。



当晚,奇瑞星纪元亮相了两款车型,分别是中大型电动轿车STERRA ES和中大型电动SUV STERRA ET。预计首款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将在今年四季度。


新技术:奇瑞第三代混动技术定名为鲲鹏超性能电混C-DM。



该技术搭载第五代ACTECO1.5TGDI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超过44.5%,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220N·m,可实现加注92号汽油。



同时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匹配三挡超级电混DHT变速箱,最高传动效率超过97.6%,配合双电机+3挡DHT可以实现4.26s的0-100km加速成绩以及4.2L的馈电油耗。



首批搭载第三代混动技术的车型包括星途瑶光、奇瑞瑞虎9、TJ-1以及捷途旅行者,后续将有超过25款车型搭载鲲鹏超性能电混C-DM技术的车型陆续推出。



奇瑞将借上海车展的契机在新能源市场全面发力,奇瑞将有14款新车亮相本届上海车展。



3.哈弗枭龙Max试驾体验


3月27日,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品牌宣布,其新能源销售网络正式命名为“哈弗龙网”,内部代号A07和B07的两款新能源SUV,正式定名“哈弗枭龙”和“哈弗枭龙MAX”。



在保定徐水的长城汽车试验场,《建约车评》第一时间对枭龙MAX进行了试驾体验。


哈弗枭龙MAX车身尺寸为4758/4771 * 1895 * 1725 mm,轴距2800 mm,定位插电式混动紧凑型SUV。该车前脸采用了无边界进气格栅,巡猎鹰眼前灯,造型年轻化、向电动车靠拢。枭龙MAX搭载最大功率85kW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三元锂电池组。


此外,该车是首搭长城Hi4技术的车型。


此次试驾包括2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体验,以及汽车试验场进一步进行了加速、沙地、湿滑路等专项的试驾。


在城市道路中,枭龙MAX开起来很像纯电动车,包括强制切到混动模式,也基本感觉不到发动机的介入。悬架调校偏软、偏舒适,转向轻柔,油门线性、响应快速。但是,制动还会有顿挫感、需要进一步优化。


枭龙MAX具有常见的自适应续航、车道保持等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其中,自适应续航在跟车距离、车速控制方面表现超出预期。


在汽车试验场的专项测试,得益于搭载Hi4技术的四驱设计,枭龙MAX应对湿滑路、沙地等路况表现很从容,加速表现优秀。因城市SUV定位,虽动力强但并不适合激烈驾驶,虽是四驱设计但也不适合真正的越野路况。



座舱方面,枭龙max采用12.3英寸液晶中控屏+ 12.3英寸液晶副驾屏+12.3英寸液晶仪表并配合W-HUD抬头数字显示。因采用怀挡设计,中控有更大储物空间,设置有两个专属的手机位置——其中,左侧支持最大50W的无线快充。中控还保留了常见车辆控制的实体按钮(如空调风量、温度、模式、内外循环、除霜除雾等)。同时,枭龙max的语音交互系统可实现可见即可说、延时聆听等功能,响应速度超出预期。


座椅海绵偏软,舒适性很好。得益于2800mm的长轴距,后排的腿部空间很大;特别令人惊喜的是,后排座椅角度支持机械两档可调(27度、32度),长途自驾时会带来很好的体验。后备箱常规空间充足(551L),且后排座椅放倒后能够实现纯平,支持大床模式。


哈弗枭龙MAX电池将近20度,日常足够当成纯电车型使用。NEDC纯电续航为105km,支持交流与直流两种充电接口,快充功率可达33kW,官方30%-80%充电时间为26分钟。


市场竞争角度看,枭龙max的主要竞争对手会是比亚迪宋Plus。主要优势包括:更大的空间、以及hi4四驱电混技术;不足之处可能是,内饰的精致、以及高级感。



简单总结一下:在15-20万元家用车市场,枭龙max是一款家庭全能车,当下的主要功能没有欠缺、没有短板。是长城当下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集大成者,也是长城新能源转型的标志性产品。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变化:


  • 动力系统方面:发动机退居次位,首次电机为主。

  • 长城最新的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在哈弗车型、在20万元以下车型首次落地。


对于2023年的市场态势与新能源转型,哈弗的全新规划是,2023年计划推出6款新车+4款改款车型,其中80%为新能源车型。



其中,哈弗枭龙的车身尺寸为4600 * 1877 * 1675 mm,轴距2710 mm,定位紧凑型SUV,相对枭龙Max会更偏重城市使用,同时有纯电、插混两种动力;二代哈弗大狗定位轻越野;另有四款全新车型尚待揭晓。



自动驾驶


1.蔚来增强型领航辅助NOP+将开启订阅 价格为380元/月


4月10日,蔚来宣布,增强型领航辅助NOP+ Beta免费试用将于今年6月30日结束,7月1日起NOP+将升级为正式版并开启订阅,订阅价格为380元/月。


新购车用户可享受以下权益:


  • 2023年5月31日(含)前提车或支付定金的ET7、ES7、EC7、ET5用户,以及7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的全新ES8用户,可获得2年NOP+免费使用权;

  • NP精选包用户,复购新车时,可获得7年NOP+免费使用权,并终身享有6折NOP+订阅优惠;

  • NP全配包用户,复购新车时,可获得12年NOP+免费使用权,并终身享有3折NOP+订阅优惠。



2020年10月10日,蔚来在第一代车型上向用户推送了领航辅助功能NOP。2022年12月27日,蔚来在第二代车型上开启增强型领航辅助功能NOP+ Beta的用户试用。


截至4月8日,已有近44,242名用户参与报名NOP+ Beta试用,累计里程超2,104万公里,近一周里程增长超234万公里。在此过程中,蔚来收集用户反馈超3.8万条,内部迭代20余次大小版本。目前,NOP+ Beta已经覆盖全国95%的核心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


蔚来表示,NOP+将在2023年逐步切换升级至BEV架构,在算法和硬件的支持下,NOP+覆盖的道路将持续减少断点,并覆盖更多的道路场景。此外,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PSP(高速领航换电)将会逐步覆盖全国蔚来高速换电站。


在蔚来第一代车型上,车道居中及NOP功能需用户购买39,000元的NIO Pilot全配包才能使用,而第二代车型标配了车道居中功能,增强型领航辅助NOP+也改为订阅制,不再需要用户买断。



2.智能底盘解决方案供应商比博获2亿元A轮融资


4月10日,智能底盘解决方案供应商比博宣布完成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蔚来资本、东方嘉富联合领投,合兴汽车、毅达资本跟投。



本轮募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比博BIBC(One-Box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产品落地和B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等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比博成立于2021年,由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孵化而来,核心研发团队人员占比约70%。公司主营业务覆盖BIBC(One-Box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BEHB(Two-Box电子液压制动系统)、BEBS(电子助力制动系统)、BESC(电子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BEMB(电子机械线控制动系统)、BEPS(电动冗余转向系统)、BCDU(底盘域控制器)等智能底盘零部件产品。



截止目前,比博已落地国内创业企业中的首个头部主机厂One-Box产品定点与首条One-Box产品量产线。同时,比博还获多家头部主机厂包括新能源及燃油车在内的近20款车型项目定点,产品覆盖国内外市场。


比博产品去年下旬起开始批量交付,2023年中将实现全面规模化达产,包括BEBS、BESC在内的成熟产品订单已达百万套量级。



3.宏景智驾将与芯驰科技共研L2级量产ADAS方案


4月10日,宏景智驾宣布与芯驰科技启动战略合作。宏景智驾L2产品线将搭载芯驰E3系列MCU,升级宏景现有的智能摄像头smart cam一体机产品。


宏景智驾表示,芯驰E3系列产品基于ARM Cortex-R5F,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 D,温度等级支持AEC-Q100 Grade 1,CPU主频为800MHz,具有高达6个CPU内核,是现有量产车规MCU中性能最高的产品。


借助软件算法、系统及硬件设计能力,宏景智驾已在芯驰的E3系列MCU控之芯上完成了深度适配开发。


宏景智驾成立于2018年,定位为一家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商。截至目前,宏景智驾的研发团队规模超500人,其产品已在上汽、长城、奇瑞、江淮、比亚迪、合众等主机厂共计25个车型上实现量产或定点。


芯驰科技成立于2018年,作为一家智能驾驶车规级芯片研发商,其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网关和高性能MCU四个领域。目前,芯驰科技的车规级芯片已实现大规模量产,累计服务客户超260家,覆盖中国90%以上的主机厂。



4.VCSEL芯片和光学解决方案商瑞识科技获近亿元B1轮融资


4月10日,VCSEL芯片和光学解决方案提供商瑞识科技宣布获得近亿元B1轮融资。此轮投资方包括奇瑞集团旗下瑞丞基金,基石资本和南山战新投,老股东常春藤资本继续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产品量产落地,布局车用市场、智能传感和医疗健康市场。



瑞识科技成立于2018年3月,是一家半导体光芯片厂商。公司成立后,首先在数据通信市场展业,而后向3D光传感消费、汽车和医疗健康等市场扩张。 


2023年初,瑞识科技VCSEL产品上车比亚迪,助力其仰望系列车型实现夜间智能驾驶。同时,公司已与国内外车用激光雷达公司合作下一代VCSEL激光雷达项目。



5.比亚迪称“大疆车载获比亚迪项目定点”消息不实


4月9日,针对“大疆车载获比亚迪项目定点”的相关报道,懂车帝联系比亚迪寻求置评。比亚迪方面回应称:消息不实。


4月7日,36氪曾报道称,大疆车载已经获得比亚迪的项目定点,将为后者提供高级别辅助驾驶技术方案。首搭车型是计划于年内上市的海狮,合作方案中包括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A。



电动化


1.特斯拉储能工厂落户上海临港 年产能规划40GWh


4月9日,特斯拉官方宣布,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3季度开工,2024年2季度正式投产,新工厂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相当于约40GWh的储能容量,供货范围面向全球市场。


特斯拉大规模能源储存系统(Megapack)可存储能源对外供能,有助于稳定电网、预防断电。目前,每台Megapack机组可存储超过3MWh能源,能满足3,600户家庭1小时的用电需求。


目前,特斯拉Megapack已落地的大型项目共有3个,分别位于:

  • 美国阿拉斯加州索尔多纳特(Soldotna)地区地区,电力机构Homer Electric采用37台Megapack机组;

  • 美国加州奥克斯纳德市(Oxnard),可再生能源公司Arevon使用了可储存400MWh的Megapack系统;

  •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Victoria),Victoria Big Battery项目采用212台Megapack机组。


3月1日,特斯拉在投资者日活动上表示,全球最终储能容量需求将达到240TWh(电站/家用/工业分别对应为24/6/48TWh,共计78TWh,其余为动力电池储能方式)。同时,特斯拉为旗下储能业务发展制定了年产能1TWh的远景目标。


2020-2021年,特斯拉储能装机量分别为3.022GWh、3.992GWh。2022年,特斯拉储能业务装机量为6.5GWh,同比增长64%。其中,2022年1-4季度储能出货规模分别为0.8GWh、1.1GWh、2.1GWh、2.5GWh。



2.蔚来将取消免费家充桩 调整每月免费换电次数


4月10日,蔚来宣布,将调整新购车用户换电及家充桩安装权益。



具体来看,2023年6月1日起支付定金购买蔚来ET7、EC7、ES7、ET5的首任车主,家用充电桩将调整为付费购买安装,费用为7,500元/根(含安装);每月免费换电次数统一调整为4次。


2023年5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购买上述车型,首任车主权益保持不变,仍可享受免费家用充电桩,并依据是否安装充电桩享受每月4次或6次免费换电。


同时,蔚来全新ES8将于2023年6月开启试驾及大定。2023年7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的全新ES8用户,首任车主权益保持不变。所有已提车用户,首任车主权益不受本次调整影响。



截至目前,蔚来在国内已建公共充电桩14,496根,并已布局1,331座换电站,其中包含980座城区换电站和351座高速换电站,电区房(与换电站直线距离3km以内的住宅或办公场所)覆盖率达69.8%。2023年3月,蔚来用户的加电量中,有超56%来自换电。




3.特斯拉全球超充桩累计安装45,000个


4月10日,特斯拉官方消息,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超级充电桩安装数量已达45,000个。



截至2022年11月23日,特斯拉完成了全球4万个超充桩的安装工作。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特斯拉在全球新增了5,000个超级充电桩,平均每月增超1,000个。



4.当升科技2022年度净利润约23亿元 同比增加107%


4月9日,当升科技公告称,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12.64亿元,同比增长157.5%;归母净利为22.59亿元,同比增长107.02%;截至报告期内,当升科技资产总额为215.55亿元,同比增长48.8%。


其中,当升科技锂电材料业务营收210.94亿元,同比增长161.51%,占公司总营收99.2%。从产品看,多元材料贡献了锂电材料主要增量,2022年多元材料营收190.57亿,同比增长175.82%,毛利率18.27%。


公告显示,2022年当升科技正极材料出货6.3万吨,同比增长34%。


当升科技表示,目前公司旗下正极高镍、高电压产品性能不断提高,高压实、长寿命NCMA(镍钴锰铝)高镍产品已开始持续向国际客户供货。目前,当升科技已在高镍、超高镍、中镍高电压、四元材料等领域形成完整布局。


针对下一代电池材料,当升科技表示,目前公司针对固态锂电成功研发出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产品。针对电动汽车与储能市场,公司多款磷酸铁锂材料在储能与动力电池领域已完成客户开发与导入,并实现批量供货。同时,公司新型富锂锰基产品开发顺利,相关发明专利在韩国已经获得授权,已向国内动力电池厂商送样。


针对新增产能,当升科技表示:

  • 常州当升二期工程5万吨高镍多元材料产能建设已完成,正逐步投入使用。新建多元正极材料产能为柔性生产线,可满足中镍、高镍、超高镍等多种产品生产需求;

  • 江苏当升四期工程已完成主体基建,预计2023年下半年进行调试工作,达产后具备2万吨锂电正极材料产能;

  • 西南地区磷酸(锰)铁锂、高端多元材料产能正在建设,目前已完成四川攀枝花地区磷酸(锰)铁锂投资决策,正推进四川射洪地区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实施。


公告显示,2022年当升科技正极材料年产能为5万吨。当升科技表示,2023年公司预计完成10-11万吨正极材料出货,实现21亿元左右的盈利规模。



数字化


1.飞凡汽车推送RISING OS 1.2.0版OTA升级


4月10日,飞凡汽车宣布,即日起陆续推送版本号RISING OS 1.2.0的升级包,本次OTA升级主要优化和新增自动泊车辅助、智驾领航、数字商城、自定义壁纸等功能。部分更新内容如下:


智能驾驶

  • 新增12个支持高速领航辅助的城市,截至目前该功能共覆盖22城

  • 新增侧面4个角度的雷达显示,以及低速行驶遇障碍物的弹窗提示

  • 高速领航辅助优化体验:全速段跟车距离、Cut In & Cut Out、变道准备&变道退回、匝道汇入汇出、大曲率弯道通行效率、人机交互

  • 智能巡航辅助优化体验:全速段跟车距离、Cut In & Cut Out、智慧躲闪、人机交互


数字商城

  • 上线首批7个数字商品

  • 数字商品共创玩法,用户作品上线数字商城可享受分润模式


自动泊车

  • 新增“自动泊入”功能,系统自动识别可泊车位,待用户确认后,车辆可自动泊入车位

  • 新增“自动泊出”功能,用户在中控上选择目标泊出方向,系统自动控制车辆泊出


其他新增及优化

  • 支持通过飞凡手机APP将自己喜爱的高清图片设置为车机中控屏幕壁纸

  • 新增飞凡充换电地图图层

  • 新增通信模块重启功能

  • 优化远程控制空调功能

  • 优化低温条件下的空调风向



企业·财经


1.鸿海集团将在高雄投资软件、电动车、电池


4月9日,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宣布计划未来三年投资25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6.5亿元)在中国台湾南部城市高雄打造智能城市完整解决方案,并设立南区总部及国际研训中心,据介绍,鸿海计划在当地创造近2000个就业机会。


智慧城市平台将以电动巴士Model T、电动车作为移动物联网的载具,去收集所有城市数据,再同步到智慧城市开放大平台和方案商共享,串联智慧交通、智慧旅游以及衣食住行等多项服务。


同时,高雄也将作为鸿海集团布局电动汽车的重要基地,鸿海将持续投资软件、电动车、电池与电芯三大产业领域。


鸿海将在高雄打造集团软件研发基地,初期需要近200名软件研发人才,分布在电动车、智慧城市等领域。


高雄将作为鸿海电动巴士平台研发中心,其在桥头科学园的电动巴士工厂于今年开始建厂,预计2025年量产,初期规划年产量500辆,预计2028年将视情况扩产到1000辆,主要供应中国台湾市场。


在电池方面,鸿海规划在高雄和研发产业园主攻磷酸铁锂车用电池,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量产1.2GWh,桥头科学园预计2024年动工,2025年底可达3GWh的量产规模。



新闻回顾(4月7日)

车型·车市

1.秦PLUS EV 2023冠军版上市 售12.98-17.68万元

2.长安汽车3月自主新能源销量35,934辆

3.长城汽车3月销量90,240辆 新能源销量13,155辆

4.比亚迪海豹开启限时优惠3.1万元

5.特斯拉下调Model S/X全系在美售价5,000美元

自动驾驶

1.大疆车载获比亚迪高级别辅助驾驶项目定点

电动化

1.韩国未来5年为本土赴美电池企业提供50亿美元支持

2.宝马、Stellantis或与松下合资在美建设4680工厂

3.四川雅化与LG新能源将在摩洛哥建设氢氧化锂工厂

4.远景动力发布315Ah储能电芯 循环寿命12000次

数字化

1.黑芝麻智能发布智能汽车跨域计算平台武当及其首款芯片C1200

2.洛轲智能推出智能系统ROXMatrix

企业·财经

1.朱晓彤被任命为特斯拉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

2.丰田计划到2026年每年生产150万辆电动汽车

3.比亚迪郑州工厂投产





“建约EV预测系统”定位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第三方趋势预测服务,包含:EV销量预测、产业趋势分析和产业沙龙服务三大部分内容。


购买咨询:
石颖   微信:13552299966
 
详情参考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建约EV预测」 已正式上线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




 
今日热点

小众市场拓荒者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上市10.98万起


200万车主的选择!14.38万起抢红旗H5 PHEV,7月福利天花板


新央企的硬核实力,长安启源Q07六月卖出11414辆,搅局家用中型SUV市场!


买混动到红旗 HS7 PHEV福利来袭 限时权益价19.88万起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零跑C11的逆袭之路


那家快被挤垮的老字号 靠一道新菜杀出重围


吉利德国研发中心全球首次解密 路特斯调校赋能银河A7成主流家轿最优选


新丝路上的“电的哥”:横跨4448km 起亚EV5如何成为理想营运车?


丝路上的“神刁侠侣”:敦煌的士夫妇与起亚的不解之缘


北汽设计沙龙首秀 三大设计中心助力品牌跃升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零跑全新C11上市14.98万起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揭秘零跑C11逆袭背后的坚守与热爱


从月销3388到霸榜销冠!零跑C11这四年打脸唱衰者


沙漠响起电驼铃 和田的哥艾拜杜拉的纯电新选择


坚守品质,解密一汽-大众如何让安全成为“时间的朋友”


星途汽车818狂欢购车节:总经理特供礼遇放送 至高优惠40000元


奇瑞集团7月销售汽车22.44万辆,同比增长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