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约日报 05.11」报道称比亚迪智能驾驶研发换帅 同步筹备AI芯片团队;通用汽车宣布苹果前高管加盟 将任软件执行副总裁

「建约日报 05.11」报道称比亚迪智能驾驶研发换帅 同步筹备AI芯片团队;通用汽车宣布苹果前高管加盟 将任软件执行副总裁

05月11日
建约EV预测 正式上线
点击了解详情

1.深蓝S7增程版试驾体验


自动驾驶

1.报道称比亚迪智能驾驶研发换帅 同步筹备AI芯片团队

2.小鹏汽车五一假期高速NGP里程渗透率达45%

3.特斯拉FSD Beta v11.4.1更新

4.毫末智行用户辅助驾驶行驶里程超4700万公里

5.智能驾驶厂商寅家科技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

6.禾赛科技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办公室


电动化

1.国内4月动力电池装车25.1GWh 同比增长89.4%

2.松下推迟4680电池量产

3.国轩高科获大众海外市场定点

4.嘉能可建造欧洲最大电池回收厂


数字化

1.通用汽车宣布苹果前高管加盟 将任软件执行副总裁


企业·财经

1.爱驰汽车延迟发放4月工资 官方APP无法查看



车型·车市


1.深蓝S7增程版试驾体验


5月9日,《建约车评》受邀参加了在海南万宁举行的深蓝S7增程版试驾活动。


深蓝S7增程版车身尺寸4750*1930*1625mm,轴距2900mm,定位增程式混动中型SUV。本次试驾车的车身颜色为“星云绿”。



外观上,深蓝S7采用了与深蓝SL03相近的家族式设计语言,运用较多棱角和直线条,车身整体造型低趴运动。


增程版车型与纯电版车型同样采用封闭式前脸设计,日行灯组和大灯下方设有可显示简单图形的交互灯,且该灯组尺寸较SL03的更大。



该车尾部配备贯穿式尾灯,两端灯组为三幅式花瓣造型。尾灯上方采用小幅上翘的鸭尾设计,竖置高位刹车灯位于车尾上方扰流板的正中央。



深蓝S7的内饰设计较深蓝SL03有较大改动,整体高级感和精致感有了明显提升。该车仪表台采用了大尺寸AR-HUD+15.6英寸向日葵式中控屏的组合,取消了传统液晶仪表。副仪表台处设有一个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和两个升降式杯架,下方还保留有较大的镂空储物空间。



不同于大多数将副驾屏设置在仪表台右侧的车型,深蓝S7的12.3英寸副驾屏位于前排右侧遮阳板处。用户可通过门边的控制按键打开或收起该屏幕,也可通过启动“副驾TV模式”将副驾座椅和屏幕自动调整至适宜观看的角度,实际体验效果良好。



深蓝S7的主驾和副驾均采用零重力座椅,其中主驾座椅安全带设置于B柱内侧,副驾座椅安全带设置于座椅上,可以在行驶中开启零重力模式。


空间方面,以体验者身高176cm为例,在电动遮阳帘处于开启状态时,前排头部空间接近两拳,保持前排座椅不动移至后排,头部空间剩余一拳左右,腿部空间在两拳以上,符合一款中型SUV应有的空间表现。



试驾车型搭载最大功率175kW、峰值扭矩320N·m的后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70kW的1.5L增程器和31.73kWh磷酸铁锂电池组,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7.7s,CLTC纯电续航里程200km,综合续航里程1120km。


实测在路况以高速为主、车内乘坐四名成年人并开启空调的情况下,深蓝S7的纯电行驶能耗在17-18kWh/100km之间,增程行驶油耗低于6L/100km。


深蓝S7的底盘仍采用与深蓝SL03相同的前麦弗逊+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的组合,但调校水平较后者有了明显提升,在保证舒适的前提下提升了韧性,处理大的坑洼起伏较为干脆,避免了过度的起伏和弹跳,同时保留了一定的路感。


在日常驾驶中,深蓝S7的增程器能够做到近乎无感启停,高速行驶和急加速时也难以察觉到增程器的介入,对噪音和振动的抑制水平优秀。此外,该车前排车窗采用了双层夹胶隔音玻璃,对车外噪音隔绝较好,但由于试驾车选装了21英寸轮毂,因此胎噪较明显。


该车全系标配L2级智能驾驶辅助,用户可通过连续向下拨动两次怀挡拨杆开启该功能,可实现车道保持、并线辅助、自适应巡航等智驾功能,但不支持拨杆变道。实测整体实用性和易用性良好,基本满足长途驾驶需求。


深蓝S7将于今年年中正式上市,预计上市后将与比亚迪宋PLUS、特斯拉Model Y、零跑C11、问界M5等车型形成竞争关系。



自动驾驶


1.报道称比亚迪智能驾驶研发换帅 同步筹备AI芯片团队


5月11日,据36氪PowerOn报道,比亚迪规划院的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王欢已离职,其负责的智能驾驶开发部门被分拆整合。该部门共有超500名员工,大部分被分流进韩冰负责的电子集成部。


此次调整完成后,电子集成部总监韩冰成为比亚迪规划院的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与此同时,韩冰还在同步筹备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芯片设计团队。韩冰曾在德尔福德国任职,从事过中间件和底层系统等开发工作。


关于韩冰的芯片设计团队和比亚迪第六事业部的半导体业务如何分工,有消息人士表示,“芯片的封装集成可能交给六部。”


据了解,过往,韩冰负责的电子集成部主要研发操作系统、域控制器、中间件等,如今,加上算法业务和智驾芯片,团队规模超过千人,与双模系统(主要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中心、智能网联中心并列,成为比亚迪规划院的三大核心板块之一。 


针对上述信息,36氪PowerOn向比亚迪求证,但未获回应。


此外,有比亚迪内部人士表示,在智能驾驶方面,虽然比亚迪现有车型基本还是采用外部供应商的方案,包括百度、华为、Momenta等,但随着智驾团队的壮大,“目前跟一些智驾方案供应商的合作已经停了。低阶方案可能还是用供应商,高阶方案未来会偏自研。”



2.小鹏汽车五一假期高速NGP里程渗透率达45%


5月11日,小鹏汽车发布五一假期用户出行报告。报告显示,4月29日至5月7日:小鹏汽车高速NGP的用户渗透率为72%,里程渗透率为45%;城市NGP的用户渗透率为74%,里程渗透率为53%。


小鹏汽车表示,用户渗透率是指:拥有该功能的用户中,实际开启功能的用户比例;里程渗透率是指:在相应功能可用路段中,该功能的实际使用比例。


此前,蔚来和理想也分别发布了五一假期用户出行报告。4月28日至5月4日,蔚来领航辅助(NOP)总里程为630.7万公里,增强领航辅助(NOP+)总里程为434.3万公里,合计约1,065万公里。4月29日至5月3日,理想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行驶里程超过780万公里。小鹏汽车此次并未披露用户辅助驾驶里程数据。



3.特斯拉FSD Beta v11.4.1更新


5月9日,特斯拉在北美地区向内部员工推送了FSD Beta v11.4.1版本。发行日志显示,相较于此前版本,特斯拉FSD Beta V11.4.1版本的主要更新包括:


  • 通过改善车道、行车路线、道路边缘和受限空间的几何形状、曲率、位置、类型和拓扑结构,改善转弯控制和平滑度。在其他改进中,由于采用了更大、更干净的训练数据集以及更新的车道指引模块,城市街道车道感知提升36%,分叉提升44%,合并提升27%,转弯提升16%。

  • 在占用网络中添加车道引导输入,以改善对远程道路特征的检测,从而将误报中位数检测减少16%。

  • 在自车可以轻松且安全地穿越人行横道的情况下,让穿行动作更加敏捷。

  • 将摩托车召回率提高8%,同时提高了车辆检测精度,以减少误报检测。这些模型还增加了对视觉帧率方差的鲁棒性。

  • 将其他车辆进入自车车道造成的干预减少43%。实现的方法是创建一个框架,以概率地预测可能会切入自车车道的物体,并主动偏移和/或调整速度,使得自车处于最佳行驶状态。

  • 通过将近距离车辆的车道中心速度误差降低40%-50%,来改进切入时的行车体验。

  • 通过使用变道轨迹的附加特征来改善监督,将物体部分车道侵入的召回提高20%,高偏航切入率降低40%,高偏航切出率降低26%。

  • 通过在训练集中添加6.8万条视频,改进自动标注的真值,以减少因对远处物体速度的低估造成的在高速公路上的误刹。

  • 通过调整机动允许的横向抖动量,让大型车辆的车道内偏移更加平滑。

  • 改进即将到来的高曲率合并的横向控制,以远离合并车道。



关于FSD近期的版本更新,特斯拉CEO马斯克5月8日在推特上表示,“FSD的v11.4版本其实可以被称作v12.0版本,因为它有着多项重大更新。而即将更新的FSD v12版本将采用端到端的人工智能架构,输入传感器数据,输出转向、刹车和加速等控制信号。”



4.毫末智行用户辅助驾驶行驶里程超4700万公里


5月9日,毫末智行发布五一数据报告。五一期间,毫末智行用户出行总里程为1287.53万公里,总时长339,943小时。用户开启辅助驾驶的行驶里程150.25万公里,总时长163,77小时。其中,上海、苏州、成都、保定、广州是使用辅助驾驶最多的城市。


截至5月初,毫末用户辅助驾驶累计总里程超过4700万公里。


五一期间,首个全系标配毫末HPilot的车型——魏牌蓝山开启交付。


此外,毫末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魔驼”五一期间在北京市顺义区和亦庄经开区配送订单量近1500单。小魔驼历史累计订单超17万单,累计行驶里程达到7.6万公里。



5.智能驾驶厂商寅家科技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


5月11日,智能驾驶厂商寅家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东方富海、深创投、深圳高新投联合投资,所募资金主要用于公司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产品的研发迭代,以及智能驾驶产品量产、海外市场开拓。



寅家科技成立于2013年11月,主要从事智能驾驶硬件、软件算法和高阶域控系统的研发和产销,为客户提供L2+级辅助驾驶与行泊一体系统产品。


公司核心产品VT-Pilot系列可搭载在L2+及以上不同级别需求的车辆上,提供软硬件解耦的行泊一体方案,可实现包括集成式巡航辅助、交通拥堵辅助、换道辅助等十几项高速ADAS功能,以及自动泊车、自主泊车、遥控泊车、全景环视等功能。


截至目前,寅家科技每年的出货量达40万套,覆盖数十个自主、合资及海外品牌,包括长城、奇瑞、合众、丰田、大众、韩国双龙、美国INDI EV等。



6.禾赛科技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办公室


5月11日,禾赛科技宣布设立于德国斯图加特的欧洲办公室开业。


斯图加特被称为欧洲的“汽车之都”,拥有2000多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包括戴姆勒、保时捷等主机厂,以及采埃孚、博世等国际Tier 1企业的总部均设立于此。此外,斯图加特还拥有超过20家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高校院所和研发机构。


禾赛称,在斯图加特设立欧洲办公室,意在充分利用当地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领域的产业优势和生态资源,提升禾赛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禾赛已于今年获得TISAX(Trusted Information Security Assessment Exchange, 欧洲汽车行业信息安全评估和数据交换安全标准)最高等级AL3评估标签,达到欧洲汽车供应链的准入要求。



截至目前,禾赛的业务已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90多座城市。禾赛2022年财报显示,2020至2022年,禾赛海外市场营收合计11.87亿元,营收占比超50%,2022年海外市场营收相较于2020年海外市场营收的增幅超100%。



电动化


1.国内4月动力电池装车25.1GWh 同比增长89.4%


5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5.1GWh,同比增长89.4%,环比下降9.5%。


其中,宁德时代以10.26GWh的装车量位列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第一名,市占率40.83%;比亚迪以7.32GWh的装车量位列第2,市占率29.11%。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CR2(前2名合计市占率)为69.94%。


3月,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单月装车量相差5.09GWh,而本月比亚迪与宁德时代装车量进一步缩小,4月单月装车量相差2.94GWh。


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分别以2.2GWh、1.38GWh、1.18GWh位列3-5位。在第5名之后,未有企业单月装车量突破1GWh。而4月国内电池装车量CR5(前5名合计市占率)为88.84%。


4月,国内三元电池装车量8.0GWh,占总装车量31.8%,同比增长83.5%,环比下降8.3%。其中,宁德时代以4.5GWh的装车量位列第1,市占率为56.22%;中创新航以1.38GWh的装车量位列第2名,市占率17.29%。


欣旺达、LG新能源、孚能科技以0.49GWh、0.44GWh、0.29GWh分列3-5位。


4月,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7.1GWh,同比增长92.7%,环比下降10.0%。其中,比亚迪反超宁德时代,以7.31GWh的装车量位列第1位,市占率为42.68%;宁德时代以5.76GWh的装车量位列第2,市占率为33.65%。


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分别以1.2GWh、1.06GWh、0.81GWh分列3-5位。


出口方面,4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出口共计8.8GWh。其中三元电池出口6.5GWh,占总出口73.5%;磷酸铁锂电池出口2.3GWh,占总出口26.5%。



2.松下推迟4680电池量产


5月10日,据外媒报道,松下宣布,旗下4680型号动力电池的量产工作由原来的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推迟至2024年3月至9月。


目前,松下位于日本和歌山市(Wakayama)的工厂正在运行一条4680电池的试点生产线。松下表示,推迟量产时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该款电池性能,并将引入新的生产措施提高该产品的竞争力。


报道称,作为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松下4680电池的量产推迟或间接对特斯拉的量产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目前,特斯拉已经在Model Y中使用4680电池。特斯拉高管Drew Baglino在今年的电话会上曾表示,该公司计划2023年年中在Cybertruck车型量产之前稳步提高4680电池产量。


2020年9月,特斯拉在其电池日上首次发布4680电池产品。特斯拉表示,与2170电池相比,4680电池能量增加5倍,整车续航提高16%,度电成本降低14%。同时,马斯克表示,4680电池产品将具备一些突破性的设计特点,包括无极耳设计、干涂层电极、硅碳负极以及搭载整车CTC结构电池组。


2021年10月,松下推出了与特斯拉共同开发的4680电池产品。随后,松下董事会批准在日本生产4680电池,并进行了7亿美元的投资。2022年6月,松下将4680电池样品寄送至特斯拉。


而在4680电池量产问题上受阻的并不只是松下,特斯拉也曾在4680电池生产上出现问题。


2022年9月,美国电池工程师Sandy Munro在拆解特斯拉4680电池组时指出,除无极耳设计、更大的外形尺寸和CTC电池结构外,电池中并没有马斯克承诺的其他技术。


在电池性能方面,Sandy Munro团队发现,该团队测试出新4680单体电芯能量密度为244Wh/kg,低于马斯克在电池日上公布的296Wh/kg的目标能量,也低于松下制造的2170圆柱电池,后者达到单体电芯能量密度为269Wh/kg。


同月,据外媒报道,由于特斯拉干涂层电极工艺(DBE)出现问题,导致4680电池量产工作无法推进。


目前,特斯拉的干涂层电极工艺仍未被量产使用。今年3月30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聘请了原24M Technologies的电池工程师Matt Tyler担任干涂层电极工艺总监。该公司曾在储能半固态电池产品中采用无粘合剂电极技术,该技术与干涂层电极技术类似。报道称,Matt Tyler将对特斯拉干涂层电极技术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2022年12月25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其4680圆柱电池产量达到86.8万颗,周产量可支持每周生产1000多辆汽车。新生产的4680电芯已向得州工厂供货,用于Model Y的生产。



3.国轩高科获大众海外市场定点


5月10日,国轩高科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收到大众集团采购定点函,成为大众汽车海外市场供应商。


公告显示,本次采购订单涉及的磷酸铁锂标准电芯产品将应用于大众汽车在中国以外市场相关车型。该款电芯采用与中国市场相同的设计样式与规格,并将搭载大众旗下全系列新能源产品。


2021年7月,大众中国与国轩高科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子公司合肥国轩为大众中国常规量产车型开发第一代标准电芯。根据大众集团规划,该款标准电芯通过采用统一设计标准,降低电芯成本,未来覆盖大众旗下80%车型。


2022年初,国轩高科获得大众中国标准三元与磷酸铁锂电芯的正式量产定点。


2023年2月,国轩高科又获得大众集团电芯测试实验室资质认证。


此外,由大众集团定增建设的高镍三元材料项目将于今年年内正式投产。该项目位于合肥高新区,年产能20GWh。目前生产车间以及配套楼体已基本完工,未来将会为大众相关车型提供动力电池产品配套。



4.嘉能可建造欧洲最大电池回收厂


5月9日,北美电池回收公司Li-Cycle官方宣布,公司与嘉能可(Glencore)达成合作,双方将在意大利韦斯梅港(Portovesme)建立一家电池回收工厂,以回收动力电池中镍、钴、锂等关键原材料。


Li-Cycle表示,该工厂将对一家旧铅精炼厂进行改造,在回收技术方面采用Li-Cycle湿法冶金技术,投产后将拥有每年5-7万吨电池黑粉处理能力。该工厂届时也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电池回收工厂。


Li-Cycle和嘉能可将在公告发布后60天内共同开始该项目的最终可行性研究工作,预计将于2024年年中完成,而回收工厂预计将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投入使用。


Li-Cycle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加拿大,该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回收以及从中生产电池级金属材料。目前,Li-Cycle在北美拥有四个电池回收工厂,每年可处理51,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Li-Cycle表示,目前公司的湿法冶金技术适用于全品类的锂离子电池,回收电池金属回收率达95%,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填埋废物。



数字化


1.通用汽车宣布苹果前高管加盟 将任软件执行副总裁


5月9日,通用汽车公告称,原苹果公司云服务工程副总裁Mike Abbott将于5月22日加入通用汽车,担任软件执行副总裁,并直接向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玛丽·芭拉(Mary Barra)汇报。


通用表示,作为高级领导团队的一员,Abbott加入后将领导一个新组建的端到端软件部门,专注于汽车和企业软件技术及解决方案的开发,并为零售和商业客户提供数字化服务。这一新成立的部门,将汇集通用汽车当前的三个不同的软件团队。这三个团队当前的负责人分别为:软件定义的车辆和操作系统副总裁Scott Miller、信息和数字技术副总裁Stacy Lynett,和数字业务首席数字官Edward Kummer。


担任苹果云服务团队副总裁期间,Abbott曾负责开发苹果公司所有基于云服务的核心基础架构,包括iCloud iMessage、隐私功能Private Relay、邮件以及账户安全。除存储、网络和计算之外,他的团队还为苹果的教育、企业类别打造过产品。


Abbott还担任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SAIL)的访问学者,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等方向的探索。在任职苹果之前,Abbott曾担任KPCB普通合伙人,专注移动和云计算等领域的投资,更早之前还曾在推特、Palm和微软等公司负责开发创新、安全、高性能应用程序等方面的工作。



企业·财经


1.爱驰汽车延迟发放4月工资 官方APP无法查看


5月10日,爱驰汽车人力资源部发布《关于四月工资延迟发放的通知》称,“鉴于目前面临的资金挑战,公司不得不做出四月工资再次延迟发放的决定。”



此前的4月10日,爱驰汽车人力资源部曾发布了《关于三月工资延迟发放的通知》。当时,爱驰汽车向新京报贝壳财经回应称,工资延迟发放,公司运营一切正常。



除了延迟发放工资外,爱驰汽车杨浦总部员工已经居家办公,官方通知称“杨浦总部系统线路临时检修维护”。但有爱驰汽车员工透露,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爱驰汽车的薪资发放一直不正常,此次居家办公并非因为系统线路检修维护,而是因为拖欠租金、物业费和水电费,由此做出的不得已措施。不过,针对是否拖欠房租和水电费的问题,爱驰汽车方面暂时没有对外回应。



同时,爱驰汽车的APP显示网络未连接,无法查看任何内容。





新闻回顾(5月10日)

车型·车市

1.乘联会发布4月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

2.仰望U8、比亚迪驱逐舰07等登陆工信部公告

3.比亚迪海豹冠军版上市 售18.98-27.98万元

自动驾驶

1.后摩智能发布256TOPS算力智能驾驶芯片

2.滴滴与广汽埃安首款量产L4无人驾驶车拟2025年量产

电动化

1.锂矿商Allkem与美化学品制造商Livent达成百亿美元合并协议

2.亿纬锂能匈牙利投资建厂 生产圆柱电池

数字化

1.大众汽车CEO强调在软件领域扩展合作

企业·财经

1.理想汽车一季度营收187.9亿元 创历史新高

2.特斯拉得州工厂周产5000台

3.福特中国回应裁员传闻:将资源投入到具优势的核心业务上

4.法拉第未来宣布1亿美元无担保可转换债融资





“建约EV预测系统”定位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第三方趋势预测服务,包含:EV销量预测、产业趋势分析和产业沙龙服务三大部分内容。


购买咨询:
石颖   微信:13552299966
 
详情参考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建约EV预测」 已正式上线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


 
今日热点

蔚来十年生长:拐点、入位与共生


“技术平权”下的现象级产品:这款国产小车,让对手无法追赶


焕新极氪001上市:标配900V架构,猎装车“销冠”再升级!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携六大升级上市,补贴后15.98-20.58万元


长城汽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约 坦克300成为极地科考用车


不打嘴仗,只造好车!343天,零跑完成百万跨越


现时优惠4万!另享至高2.4万元权益!CR-V上新全球30年荣耀款


11大全系标配,预售19.99万起的风云T11,要重塑家庭六座SUV标杆


预售12.38万起,极狐全新阿尔法T5让中级SUV“不再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