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是威马汽车。办理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另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网,威马汽车9月27日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为60亿元,冻结期限自2023年9月27日至2026年9月26日,执行法院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更早之前,威马汽车黄冈工厂实体公司——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也被申请破产审查,申请人为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经法院审理调查后裁定受理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对被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法院认为,湖北星晖公司大量到期债务届期后均未清偿,且湖北星晖公司至今停产近一年,大量职工工资、职工社保费用和税款均未支付,可以认定湖北星晖公司对其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权威信息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SHENHUI(沈晖),注册资本60亿元,由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则由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是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之一,与蔚来、小鹏、理想齐名。
2020年初,创始人沈晖称:“威马一定会是中国未来造车新势力TOP3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威马汽车是造车新势力中融资最多的车企之一。公开信息显示,自成立以来,威马累计完成12轮融资,已公布额度的融资规模累计达到 350 亿元,其中不乏包括上海国资投资平台、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湖北长江产业基金、安徽合肥产业基金、国投创益产业基金、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等国资的身影,还包括上汽集团、腾讯投资、百度等知名企业。
威马汽车可谓头顶光环诞生,创始人沈晖在汽车领域深耕多年,被称为“造车新势力中最懂车的”。
沈晖,前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从吉利出走后,创办了威马汽车。在其任职吉利汽车期间,他曾完成过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大的并购案——沃尔沃并购案。
2022年以来,威马汽车的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包括新车研发项目停滞,拖欠供应商账款进而导致核心零部件断供,工厂停产,经销商闭店等。
乘联会数据显示,威马2022年累计销量为29450辆,月均销量仅2450辆左右。到今年,该数值已经归零。在此之前,威马曾连续三年出现巨额亏损,2019年~2021年,该公司净亏损分别为41.5亿元、50.8亿元、82.1亿元。
进入2023年,威马汽车经营危机加剧,公司门店几乎歇业关停,创始人沈晖一度被限制高消费,旗下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
今年1月12日,沈晖在其个人微博上分享了电影《芙蓉镇》的台词片段“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以此来形容威马汽车的困境。
申请破产重整消息传出后,@威马汽车 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告知函称,威马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希望通过调整企业战略,解决财务债务问题,获得投资人参与重构和发展等展开积极自救。鉴于威马公司仍具有商业价值和挽救价值,公司治理结构尚完备,具有基本自主谈判能力,部分债权人也有重整意愿,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7日受理了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预重整申请。
威马汽车表示,通过预重整程序将彻底审视公司的运营和经营模式,全面优化各个部门和业务板块,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公司还称,将与债权人,持股人和潜在投资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达成最佳的解决方案。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威马汽车大厦,眼下已经“人去楼空、大门紧闭”。威马汽车工作人员表示,这不是人去楼空,是威马搬家了。有消息称,威马汽车搬家是因长期拖欠租金,总部大楼被物业方收回。
威马汽车搬到哪儿去了?对方没有透露。
意犹未尽
威马汽车申请破产重组,尽管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在“蔚小李”等造车新势力纷纷度过至暗时刻的当下,曾经同为第一梯队的威马却一步一步走向了死亡。我们不得不反思,曾经威风八面的威马汽车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一把好牌打得稀烂,谁是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