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间,武汉。在东风奕派科技盛大的战略发布会落幕后,一场信息量更大、氛围更坦诚的闭门媒体专访紧接举行。新公司总经理汪俊君携核心管理团队:党委书记张俊、产品负责人张雁军、风神事业部邓留超、奕派事业部余岳峰等,直面来自全国核心汽车媒体的近30个犀利提问。
长达两个小时的深度交流,不仅揭开了这家整合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的新公司面纱,更清晰传递了其作为“央企新势力”破局新能源红海市场的核心要素与坚定决心。
“用户口碑是生命线,是一号工程”
专访伊始,汪俊君就抛出了奕派科技最核心的价值观。他透露,在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次经营班子会议上,讨论的第一个议题就是“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所有班子成员一致认为,用户口碑必须放在第一位。这不是口号,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准则。” 汪俊君强调,用户口碑是企业的“生命线”和“一号工程”。
他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具体目标:“用户问题,10分钟响应;1小时给到解决方案,1天满意闭环。” 面对当前惨烈的价格战和内卷,汪俊君态度鲜明:“奕派科技的选择不是简单地加入价格战,而是专注于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内在价值。” 他坦言这条路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必须坚持:“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只有坚持长期主义,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认可。” 为此,他每周亲自查看用户反馈报告,重要意见直接上会讨论,并建立了用户声音转化机制。
效率革命:全价值链闭环是破局之本
当被问及新公司成立解决了什么根本问题时,汪俊君一针见血:“这次改革解决了最关键的效率问题。” 他解释,过去研产供销服体系分散在不同公司,跨公司协调需要层层审批,信息传递易失真。“现在通过组织整合,我们实现了全价值链的闭环管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他举例说明:“市场端的用户反馈,我们现在能做到第一时间响应,这对经营结果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党委书记张俊补充了机制层面的变革:“集团给予了我们充分的授权(DOA),包括产品决策、商务政策制定等多项权限都下放到公司层面。这样的调整,让相关业务能够在本级形成闭环,大大提升了决策效率。” 汪俊君则用他与产品负责人张雁军的协作举例:“虽然作息不同(汪总早起,张总晚睡),但沟通效率极高。经常凌晨两三点想到什么发信息,早上五点多就能得到回复并立刻执行。”
深度绑定华为:“四个联合”打造新典范
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汪俊君详细阐述了双方合作的深化历程:从岚图产品合作、猛士817项目,到奕派的“DH项目”(D代表东风,H代表华为)。他特别强调了“DH项目”的独特性:“最大的特点是‘四个联合’: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共创、联合营销。” 双方团队深度融合甚至共同办公,“真正实现了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协作”。
全程参与合作的产品负责人张雁军进一步揭示了合作深度:“这种合作是全方位的。从产品定义到造型设计,甚至在底盘、安全等传统强项领域,我们都虚心听取华为专家的建议。” 他点出合作的不同之处:“是能力赋能,是相互挑战、共同进步,始终围绕用户利益形成紧密战略协同。” 华为对终端用户的深刻理解,正帮助东风打造更符合场景需求的产品体验。首款合作车型——定位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于2026年上市。
渠道与营销:不靠输血,靠品牌力与能力
面对“如何在不输血情况下提升渠道战斗力”的问题,张俊给出了清晰的思路:“真正的营销战斗力不能仅仅依靠渠道,而是要以品牌建设为核心。” 目标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用户主动选择(自然流量占比提升),“就像岚图已经实现的那样”。
具体策略包括赋能经销商: 提升其客户开发、转化和运营能力,特别是在数字化营销方面;优化网络: 通过整合纳米和奕派品牌,开放跨品牌授权,让经销商可售车型从2款增至4款,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优化商务政策: 确保经销商合理利润空间;多层次产品策略: 如DH项目的高端产品,能提升品牌价值和经销商盈利水平。
风神定位明晰:全球节能车市场主力
针对风神品牌是否“只做海外”的疑问,风神事业部总经理邓留超明确回应:“风神品牌将坚定不移地走全球化发展道路,同时也会继续深耕国内市场。” 即将推出的L8车型集中体现了其“智慧、驾享、可靠”三大核心价值,特别是PHEV路线坚持性能优先(涡轮增压发动机),解决用户长途出行痛点。张俊补充道,风神将作为“全球节能车品牌”,目标年销50万辆,占奕派科技150万辆总目标的1/3。
张俊表示,奕派品牌将作为公司新能源战略的主力军,定位为“智慧科技电动”品牌,承担公司未来150万辆销售目标的主要部分。通过这样的品牌战略布局,我们相信能够实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业务的协同发展,在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新能源市场的新机遇。
80后掌舵,直面挑战与使命
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就是一位标准的80后。作为一支以80后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汪俊君分享了从岚图到奕派的心路历程,深感集团改革决心与责任重大。他强调统一思想(用户满意)、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的重要性。张俊则介绍了系统的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为业务发展提供保障。
对于奕派科技的未来,汪俊君有清晰的短中长规划:短期提升用户口碑;中期打造爆款(产品力+营销+渠道);长期靠生态共创。目标很明确:作为集团自主乘用车主力军,承担冲击规模的重任。
闭门会里的“底气”与考验
这场8月1日的闭门专访,信息密度远超发布会。奕派科技管理团队展现出强烈的变革意愿、清晰的战略思路和对用户空前的重视程度。“用户口碑是生命线”、“效率是关键”、“四个联合”、“不靠输血靠能力”等金句,勾勒出这支“央企新势力”的鲜明画像。
然而,挑战同样写在明处:如何将5000多名不同背景的员工真正凝聚?如何确保“10分钟响应”的承诺不落空?如何在惨烈的价格战中坚守价值?如何让“未来之翼”的各项技术如期落地?如何在全球市场打开局面?这支年轻的80后管理团队,能否带领奕派科技实现从年销20万+向150万辆的跨越?
正如汪俊君所言,他们选择了一条“长期主义”的道路。奕派科技的“未来之翼”能否乘风远航,时间会给出答案,而用户的口碑,将是最终的试金石。这场闭门会释放的信号是:他们深知挑战,并已捏紧拳头,准备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