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大众安徽造的国产电动车要“出口”到欧洲

风水轮流转,大众安徽造的国产电动车要“出口”到欧洲

12月08日

得益于政策支持与本土新能源车企的快速崛起,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在产业链与配套设施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国际大车企也是选择把电动车工厂设在中国,比如特斯拉、奥迪、奔驰等,如今大众集团也要效仿特斯拉和宝马等车企,在中国生产电动车,然后像向欧洲出口电动汽车。



前不久,大众汽车宣布,西雅特旗下高性能子品牌Cupra将于大众安徽工厂投产,并于2024年起销往欧洲市场。在12月7日,大众安徽首台预量产车型正式下线,该车可能是西雅特Cupra子品牌Tavascan纯电车型,新车基于MEB平台打造,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计划于2024年销往欧洲市场。


大众要在安徽趟“新”路


大众汽车于2017年在国内组建了第三个合资公司-江淮大众。不过,这个大众在华的“三太子”发展并不顺利,相比已经有雄厚用户基础与产品线的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江淮大众真的是要啥没啥,对于未来也是比较模糊。不过恰逢国家对合资品牌股比调整,江淮大众也摇身一变,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直接掌握了话语权,也为如今生产全新品牌车型出口到欧洲做好了铺垫。



之所以选择安徽作为新工厂地址,就是看中了安徽有着清晰的顶层设计优势,2022年1-10月份,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产业链共计实现产值931.03亿元,同比增长10.5%。1-10月年全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15.72万辆,同比增长91.75%,其中10月实现单月产量突破3.5万辆,达36399辆,预计全年产量26万辆,同比增长80%。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链、固链、强链,吸引了江淮、蔚来、比亚迪、安凯、长安、奇瑞(巢湖)等一批新能源车企,以及还拥有电池、应用、配套等完整产业链。



同时为了快速实现新车量产的计划,在短短18个月内,大众安徽在其全球领先的MEB工厂中实现了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占地14万平方米的车身车间配备了约900台机器人,是大众汽车在华工厂中自动化率最高的车间,在供应商方面,目前,已有260家生产供应商就位,其中有37家供应商是首次来到合肥并在此投资。


据今年早些时间曝光的大众安徽新车规划,两款车型代号为 SE316/8 和 VW316/8,分别为Cupra Tavascan 和大众ID.5,其中Tavascan将于2023年下半年正式投产。据悉,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的大众安徽工厂的总设计产能高达35万辆。



除了生产领域的准备以外,大众安徽还扩大了研发中心,建设了一座全新的研发测试场,以支持硬件测试和软件应用的开发。此外,大众汽车还在合肥新成立了大众汽车(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提升大众安徽在销售和售后方面的数字竞争力,为中国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移动出行和车辆互联服务,所以未来不排除西雅特电动车在国内上市的情况。


再加上如今大众ID.系列发展并不及预期,大众汽车也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未来还是想延续燃油车策略,多品牌共线发展,多一个品牌就多一份希望,未来新品牌出口可能是第一步,后续新品牌预计也会出现在国内市场、


在中国建厂已成趋势


中汽协数据显示,1-10月,国产新能源乘用车已累计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其中,中国产特斯拉出口达21.9万辆。在能源危机之前,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产能一个月还不到5000辆,但上海超级工厂一个月产能是几万辆,不如在华生产再内销回欧洲划算。



再加上2021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达到1370万辆。预计2022年,我国智能网联系统装配率将达到53.3%,2025年装配率将达到75.9%,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对于宝马和大众们来说,中国汽车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产业链完备,并且消费者接受度高,愿意为新技术买单。这些国际大厂可以在中国市场,实验最新技术、投入最新产品,并将相关经验和车型导向全球。


今年2月,中德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股比变更生效,宝马持股增至75%。接着,宝马创下在华的单笔投资之最,砸150亿元人民币对沈阳工厂扩建升级;宝马集团计划停止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型,并预计将在明年年底前将该生产线转移至中国;大众在今年十月份也公布了一笔在华40年的最大单项投资,投24亿欧元(约合168亿元人民币)和北京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一尝“资本换技术”的经营模式。



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强表示,德系车纷纷向中国供应商投诚,一方面是看好中国最大的市场和最完整的新能源供应链,更重要的是,如今中国的人才和技术才是更有经验的一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表示,“德国车企加强在华投资,其核心还是为了中国市场,他们不仅考虑到中国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方面的市场先发优势,同时也为了适应中国未来可能的法规和供应链需求。”



在燃油车时代,完整产业链都在外国人手里,我们没有先机,只能当流水工,把国外提供的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组装起来,如今中国和德国车企地位反转的这一幕,也让人格外感慨,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国际车企选择在中国建厂,中国未来也有望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出口大国。


       




 
今日热点

小众市场拓荒者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上市10.98万起


200万车主的选择!14.38万起抢红旗H5 PHEV,7月福利天花板


新央企的硬核实力,长安启源Q07六月卖出11414辆,搅局家用中型SUV市场!


奕派科技亮出“未来之翼” 一场央企的“用户”革命


极狐T1抢先拍:A0级?8个行李箱都塞进了它的后备箱!


十年技术创新成就乐道L90,李斌:四季度盈利有信心


新丝路上的“电的哥”:横跨4448km 起亚EV5如何成为理想营运车?


8.18万起!“全能家轿”吉利银河A7上市,为年销百万目标再添猛火


看​80后如何掌舵东风主力军 奕派科技闭门会:用户口碑是生命线


科技与时尚感拉满的全新小鹏P7惊艳亮相,开启预订


一脚踹开传统豪华智驾短板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 25.99万起售


这次,燃油巨头拿起了新势力的武器反击


从月销3388到霸榜销冠!零跑C11这四年打脸唱衰者


沙漠响起电驼铃 和田的哥艾拜杜拉的纯电新选择


坚守品质,解密一汽-大众如何让安全成为“时间的朋友”


一汽奥迪 让技术回归真实需求


奕派科技亮出“未来之翼” 一场央企的“用户”革命


8.18万起!“全能家轿”吉利银河A7上市,为年销百万目标再添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