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技术发展和科技技术的不断突破,造车工艺和汽车安全也被更多人关注,如今在介绍一辆汽车时,我们会见到很多生僻的词语,有化学周期表里的各种元素、有物理学中的机械操作原理、也有某种技术上的专业名词,对于普通人来讲,看到实物的时候才能从有限的知识里去赋予它自己的认知,但往往外行人的认知是有限的、狭隘的。
一辆车,有很多零件,需要拼凑在一起成为一个工具,发动机是它的一部分、座舱是它的一部分、底盘是它的一部分、车顶也是它的一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使命,大多用户最关心的还是这个设计是不是结实,那个材质够不够硬。
福特烈马的车顶设计,就面临硬不硬和是否安全的问题,先看个福特烈马车顶的图片:
你没看错,这不是纸箱子,是它的车顶。网友纷纷吐槽几十万的车现在已经用“纸“来糊弄用户了吗?雨天会不会被泡坏掉?但其实这是大家对新型材料认知上的偏差和对研发制造工艺技术上的误解。所谓的”纸车顶“既不是偷工减料,也没有安全隐患。
福特烈马顶盖采用的是三明治夹层结构,通过三层结构实现高性能保护。中间核心层为聚氨酯玻纤增强纸蜂窝复合材料,核心层外附高模量玻璃纤维和聚氨酯,形成坚韧的保护外壳,提供整体高强度、高刚度和稳定性。
从材料上说,中间核心层的材料乍一看确实像是个纸箱子,但它并不是我们常规认知的类似包装专用的那种,用户也普遍认为既然是车,要类似使用铁、钢、铝合金等材质才能把司乘保护,让坚韧的金属来为车内的人抵挡可能出现的伤害,而这种结构材料技术最初源自航空领域,相比传统金属材料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大幅度提升抗弯强度。而且能提供良好的隔音、隔热效果,同时兼顾轻量化特性,便于顶盖的拆装。
从制造工艺技术上来讲,类似于盖房时,墙体中加入的泡沫材料,如果是外行也会质疑,房子应该是非常结实坚硬的,不是应该堆满钢筋水泥吗?放泡沫会不会有安全隐患?但其实这种泡沫材料能更有效的保温、隔音、防潮防霉,还能保护建筑结构。
就像烈马的三明治夹层结构,大家完全不必担心漏水、漏雨、不结实等这样的问题。福特烈马车顶盖通过了多项顶压实验和测试,例如通过零下30度车顶积雪、高强度车顶负载行驶、车舱内施加强外推力(车顶不能和车身分离)实验及福特整车全球耐久实验等多项严苛测试。由于可拆卸车顶的特殊性,该复合材料在抗压和抗弯性能测试中的标准更为严苛,表现远超传统钣金材料。并且,这个“纸车顶”在极端测试中,经受住了温差循环考验,在沙漠暴晒与极地穿越场景下均保持结构稳定。
目前这种结构在航空、高铁和汽车行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F1赛车的防撞结构同样采用类似的蜂窝状复合材料。其轻量化、高强度、更环保的特性在各行业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纸车顶”的轻量化的基础上,烈马车顶实现三段式模块化和卡扣解锁机制,单人即可轻松完成拆卸。前部顶棚可独立拆卸,形成类似保时捷Targa风格的开顶体验;若将中后部顶棚一并拆除,则瞬间变身为全敞篷状态。对于这样的硬派越野来讲,它的车顶本来也不是用来承重的。负责承重的是四周的防滚架。美国IIHS测试中,烈马车顶能承受4倍车重的压力,比法规要求还高15%。真要遇到翻车事故,起作用的是防滚架和A柱,不是这块装饰板。
既然是越野车,更多的重心和关注点应该在其越野性能和改装潜力上,2.3TEcoBoost发动机+10AT变速箱的黄金动力组合,G.O.A.T.全地形智能管理系统,各种模式随境切换,整车28处模块化以及预留改装孔位等设计,肉眼可见的改装潜力可以根据偏好个性化发展,成就“敞开玩,才够野”的越野户外生活方式。
至于福特烈马的车顶,就像开头所说,每个零部件都有它的作用和使命,不管是烈马上的新型材料还是传统的金属材质,都是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而不是绝对程度上保护用户。
当外行人还在纠结到底是“纸”硬,还是“金属”更硬时,内行人可能已经在研究怎样才能驾驭它、改装它、开着它奔向自己心之所向的圣地了。其实最硬的,莫过于一颗纯粹的、坚定的、将越野改装进行到底的心。